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粮食危机要来?有人开始囤粮,中国粮食够吃吗?

    信息发布者:L18673977489
    2020-04-04 15:23:45   转载

    “怎么现在开始抢大米了?”


    最近,全球疫情蔓延,多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有人认为粮食危机要来了,于是多地出现了抢米抢油的现象。
    真的有必要囤粮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中国会不会受到波及?14亿人的口粮够吃吗?

    多地出现囤粮现象
    “为啥突然开始抢米了啊?我妈一个电话打来让我去超市多买点米。路上大爷大妈也都提着一大袋米,要闹饥荒了吗?”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抢购米面粮油的现象。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一些人扎堆在超市、粮油店购买米面粮油。
    尽管多地均发布辟谣称,粮油库存充足,无需抢购。但是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之下,不少人还是开启了囤粮模式。有电商平台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有人一下子买了40袋大米,花了1276元。
    一夜之间,为什么大家开始抢米了?这主要是源于对粮食危机的担忧。

    近日,俄民众开始囤积大米、面条、面粉、面包、土豆、胡萝卜、肉类、卫生纸、湿巾纸等食品和生活用品。当地时间3月16日,莫斯科“阿尚”超市里,上述部分商品已经被拿空。王修君 摄
    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在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国家居民纷纷囤粮,一些国家也开始了封关囤粮模式。最近,多个国家宣布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
    来看一下近期宣布粮食出口禁令的国家名单就明白了——
    3月22日,哈萨克斯坦暂停包括荞麦、小麦粉、葵花籽油等部分农产品出口。
    3月24日,越南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各种大米产品。要知道,越南是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的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
    3月28日,埃及决定,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3月30日,柬埔寨宣布从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将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
    此外,塞尔维亚已经停止了其葵花籽油等农产品的出口;俄罗斯也拟在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将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产品出口限额定为700万吨。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粮仓宣布告急。
    沙特阿拉伯农业部表示,该国计划再进口至少120万吨小麦,以确保本地市场以及战略储备供应的食品充足。
    在疫情、蝗灾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之下,一场粮食危机正悄然酝酿。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发出警告,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
    3月3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2007—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的应对经验证明,出口国为增加国内粮食供应而限制出口,可能导致世界粮食市场出现严重混乱,进而引发价格飙升和波动加剧,这都不利于低收入缺粮国和人道主义组织采购食品物资以援助饥饿和脆弱群体。
    目前,资本市场已经闻风而动,A股农业板块大涨,多个相关概念个股涨停。


    中国的粮食够吃吗?
    民以食为天,大家都很关心,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会波及到中国吗?中国的口粮够吃吗?会否出现供应不足、价格上涨问题?现在要不要多买点米面囤着?
    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完全是自给自足的。
    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
    6.64亿吨是啥概念?就是13277亿斤,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超过了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资料图:袁隆平正在田间察看水稻生长情况。唐小晴 摄
    王斌称,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南方爱吃米,北方爱吃面。
    大米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指出,2019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
    数据显示,中国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中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小麦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小麦的产量在1.3亿至1.4亿吨,已经保持了多年,作为调剂品的进口量在500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的口粮绝对安全,自给自足,米面无忧。
    没必要在家中囤积粮食
    而且,今年粮食也有望丰收。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称,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大米、面粉、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产能充沛。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2日对媒体表示,个别国家限制出口,对国内面粉、大米等口粮供应基本没有影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应。过度恐慌、抢购粮油,大可不必。从库存情况看,稻谷、小麦都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只是个别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整个世界粮食供求关系没有根本的变化,库存消费比处于合理状态,这种情况下,粮食价格失控的几率不大。只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大国没有大的异动,世界粮食供求关系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白明说,中国人曾经体会过挨饿的滋味,所以一直强调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对粮食的重视程度比任何国家都高,而且有完备的储备粮制度,三大主粮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比较低,价格稳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没必要过度囤粮,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即可。
    最近,多地也发布辟谣声明,提醒民众不要再盲目跟风“抢米抢油”。
    湖北表示,全省原粮库存充裕,可供全省居民口粮消费一年以上。甘肃省表示,政府储备和企业商业粮食库存可满足该省240天以上市场供应量,食用油可满足全省85天市场供应量。宜昌提醒,夏季马上来临,大米面粉容易变质,请大家理性消费。
    从销售终端来看,一些超市、电商平台也表示备货充足。如,盒马称“粮油类商品备货充足,不涨价、不断供”,并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备货量很足,敞开吃也够几个月的。还记得之前囤了在家放坏的青菜吗?”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